医疗器械专业医用治疗设备原理与应用、医疗器械概论
来源:点击:时间:2018-10-25 03:58
教材简介:
卫生技术,特别是医疗设备,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病人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认识到这点,2007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60.29号决议。该决议涉及不恰当地医疗设备带来的问题。敦促扩大健康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别是医疗设备,并要求其成员国采取具体行动。为了确保医疗产品优化选取、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2011年6月,WHO发布了多项有关医疗器械技术的指导性纲要。其中包括《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和《医疗设备维修方案概述》。
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如美国的加州医疗器械协会,加拿大生物医学工程师考试委员会等。维修工程师日常的主要工作有两项:按照标准进行安全测试(含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校准设备)和维修。而我国也正在推行医疗设备修理工证书制度,但还没有强制要求持证上岗。由于医疗设备涉及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将来肯定会推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我校自2008年起开展“医用电子仪器修理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工作,我们专业承担大部分培训项目设计,培训指导工作。目前已有多数毕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但目前这项培训的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的培训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培训内容上,美国和加拿大要求知识面要全,但不要求太深,主要解决预防性维修和典型故障维修。疑难故障一般请厂家维修。另外设备维修管理也是他们的重点内容,包括故障日志,修后测试等,而这方面也是我们欠缺的地方。此外,目前正在医院服役的高档设备都是进口产品,一般是没有中文维修手册的,因而要求学生能够读懂英文资料。为了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专业在2011级学生中开始使用《医疗设备维修技术(双语)》讲义。
《医疗设备维修技术》是根据WHO的指导性纲要和加州医疗器械协会的“生物医学认证学习指南”编写的双语讲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内容包括:维修概述、电气安全、心脏设备、围产期设备、手术室设备、急救/重症监护装置、实验室设备、影像设备介绍、医疗设备故障诊断、功能和操作、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
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医疗器械专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设备维修的质量体系及其运行管理、设备维修质量特性、设备维修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设备维修的质量审核、维修中的人员因素及控制、计算机辅助维修质量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进口医疗设备维修奠定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思维方法与分析方法。